四下基层是新时代的指南针

来源:中共宜城市委党校    时间:2023-12-21 17:21:31

  “四下基层”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工作方法的总结,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先进思想的凝练,体现了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。学习“四下基层”工作法不仅是工作对我们的要求,也理应是我们每个干部的选择。

  “四下基层”是传播党音的“扩音器”。面对不同的受众,怎样把中央政策、精神讲深、讲透,还能通俗易懂,特别考验领导干部的功力。好的为民政策只有让群众知晓,才能够架起党群、干群关系的同心桥,才能够汇聚起共同干事创业的团结力量。各级领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带头宣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,将党课送入机关、企业、街道社区和乡镇,送入基层一线,送入服务一线,将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,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,比如,通过基层走访调研,发现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,他们是社区书记、优秀党员代表、网格员代表等,他们扎根基层,服务基层,为基层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,他们是榜样的先行者,他们是发展的贡献者,他们是人民的引领者,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践行者,是人民的“发言人”,是群众的“贴心人”,用榜样和典型来宣传党的声音,扩大了影响力和感染力,凝聚起了共同发展的磅礴伟力。

  “四下基层”是架起民心的“连心桥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“在基层,心里才有群众;在现场,心里才有感动”,“四下基层”是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的率先垂范,是让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清醒的认识到,无论身在哪里、拥有什么地位,都要真心实意为百姓说话办事。有人说,现在通信很发达,打打电话、发发微信、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,但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,不如现场看、当面听、直面问来的真实鲜活。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,各级部门结合“双报到”“三访三问三亮三促”等活动,从机关大院到基层一线,通过现场办公,在你来我往、开诚布公、深入交流中,发现了一批群众难以解决的问题,比如,通过走访社区,为群众解决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问题,让社区民众开开心心拿上了“红本本”,真正做到了与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,解决了民生难题,推动了基层发展,升温了民生幸福。

  “四下基层”是担当作为的“暖身贴”。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,也是每名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。温室里养不出万年青,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,在这个“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”的节气里,大部分人更愿意“躺平”“葛优瘫”,但党员干部决不能“猫”在办公室里过冬,要多勤于“出门”“晒太阳”,用行动“接地气”。拒绝在材料里想问题、在电脑里找对策,敢于深入基层一线,要自觉对标“榜样的力量”和“最美公务员”,勇于担当,到群众矛盾突出、问题难解的地方去,变“坐诊”为“出诊”,化“被动”为“主动”,眼睛往下看,身体往下沉,劲头往下使,把激情、热情、感情融入到干事创业的时代大环境中,才能够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,才能践行人民至上的铿锵誓言。比如,针对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突出问题,组织部门牵头,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专题调研,精准画像,形成了高质量调研报告,得到了市委领导的亲自批示和点赞,为宜城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干部保障。

  我们每名干部要深入学习并践行“四下基层”,让思想的火花迸发出无穷力量,让行动的步伐引领着勇往前行,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,凝聚起宜城发展的决心。(中共宜城市委党校 王勤)

责任编辑:王頔   效对:白 翔   审核:赵梦婕